- · 《东西南北》投稿方式[06/29]
- · 《东西南北》栏目设置[06/29]
- · 《东西南北》刊物宗旨[06/29]
- · 《东西南北》征稿要求[06/29]
东西南北议论文怎么写(有关南北的美文)(5)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侧面描写包括;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2.故事情节: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结构:序幕-开端-发展--结局-
侧面描写包括;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2.故事情节: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结构: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3.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一、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深化作品主题
三、在不同位置的作用:
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C.:表现,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二)表达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
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散文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分析)
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阅读理解常见题型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文章来源:《东西南北》 网址: http://www.dxnbzzs.cn/zonghexinwen/2022/120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