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西南北》投稿方式[06/29]
- · 《东西南北》栏目设置[06/29]
- · 《东西南北》刊物宗旨[06/29]
- · 《东西南北》征稿要求[06/29]
东西南北议论文怎么写(有关南北的美文)(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或者加“如果去掉了就与实际相不符,用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表达谈
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三)语段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种: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怎么样地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
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方法
[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 :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这段文字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的……特点……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以便读者理解,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又称画图表。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引.....的例子,说明…….....的…….....的特点。)
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文章来源:《东西南北》 网址: http://www.dxnbzzs.cn/zonghexinwen/2022/1207/875.html